編者按: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集團宣傳平臺特開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欄,選取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學習強國等權威媒體平臺的相關內容定期推送,以權威深度、生動新穎的內容和形式,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以更加有力的舉措將學習宣傳貫徹持續引向深入。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認識國家安全面臨的復雜嚴峻形勢,正確把握重大國家安全問題,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努力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作為支撐保障國家安全的關鍵要素,科技在新時期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中將發揮核心作用。應通過科技賦能,激發和強化國家安全主體自身能力創新,推進維護國家安全方式變革,有效提升國家安全治理水平。
現階段國家安全對科技提出更高要求
當前我國所面臨的國家安全問題的復雜程度、艱巨程度明顯加大,對科技發揮支撐保障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國家安全形勢和問題日益復雜化,科技在保障國家安全中扮演的角色日益突出。我國在不同歷史階段面對的主要國家安全問題不同: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1949—1977年),如何維護國家生存安全和主權安全是國家安全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科技支撐保障的主要對象是國防和軍事安全;改革開放后到黨的十八大前(1978—2011年),“和平與發展”代替“戰爭與革命”成為時代主題,全球化不斷演進,國家安全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維護發展安全,科技重點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黨的十八大后至今(2012年—至今),我國面臨諸多重大安全風險挑戰和壓力,外部風險挑戰日益增多,大國競爭日趨激烈,全球和地區性安全問題持續增多,國家安全問題的復雜程度不斷增加,這對科技支撐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科技要素從支撐保障國家安全的“后臺”力量逐漸登上“前臺”,從“潛力量”演化為“顯力量”,新時期將成為影響國家安全的核心要素。
二是國家安全領域內容逐漸多元化和專業化,科技含量增加。2014年,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確定11個領域為國家安全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既包括政治安全等5個傳統安全領域,還包括科技安全等6個非傳統安全領域。2014年到2023年,國家安全體系內容不斷拓展,新增領域(如太空、深海、極地、生物、數據、人工智能等)均屬于非傳統新型安全領域,具有專業性和前沿性。從當前和未來較長時期看,人工智能安全、生物安全等領域代表了大國科技競爭博弈的關鍵方向,其安全治理高度倚重科學技術發展,安全水平和本國該領域科技發展水平息息相關,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
三是國家安全與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對科技提出雙重需求。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和目的,安全是發展的條件和保障,安全和發展必須保持動態平衡。鑒于科技創新既是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保障國家高水平安全的關鍵要素,發展和安全深度融合將對科技提出雙重需求。以糧食產業發展和糧食安全為例,一方面,要通過提升種業、耕地保護等領域科技水平,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從供給端確保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創新防范化解糧食安全風險,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基礎,最終實現糧食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動態平衡和深度融合。
數智化是科技賦能國家安全的重要特征
科技賦能是新時期推進國家安全體系與能力現代化的必要手段之一。
相比保障作用,科技賦能具有更豐富的內涵意義。科技賦能國家安全的概念內涵是:通過研發應用和國家安全緊密相關的科學技術,形成一種新的方法、路徑或可能性,激發和強化國家安全主體自身能力實現既定目標的創新,推進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手段方式變革,加快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比較而言,科技保障側重維護國家安全狀態,而科技賦能更強調主動塑造提升國家安全能力,包含動態發展概念,體現現代化過程。
數字化和智能化是科技賦能國家安全的重要特征。在當今數智時代,數智資源、元素與技術已成為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的重要戰略資源和驅動力,國家安全治理需要依靠數智技術進行重新改造和升級,提高運用科學技術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一方面,依靠數智技術能夠極大提高國家安全態勢感知能力,有助于推動建立健全國家安全風險研判與防范化解機制;另一方面,數智化能夠促進國家安全工作科學化、精準化、動態化與智能化,通過數據的全面獲取,實現對數據事實的分析與邏輯推理,為國家重大安全決策提供情報參考,推動國家安全決策的科學化。
新時期更需加強科技賦能國家安全
在推進國家安全體系與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科技賦能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必要手段之一。面對國家安全對科技提出的新要求,新時期科技賦能國家安全亟待加強。
一是有針對性地加強和國家安全緊密相關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科技賦能提供技術儲備。應針對國家總體安全,加快國家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關鍵技術研發與成果推廣;針對科技自身安全,重點加強面向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領域安全治理的技術研發應用;針對國家安全體系內各個重點領域安全需求,開展關鍵安全技術研發攻關,解決各類“卡脖子”技術難題。
二是全面提升科技賦能國家安全的數智化水平。應打造“數智+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平臺,促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在各類國家安全重點場景轉化應用,服務和支持國家安全工作;加快數智技術領域國家安全學科建設,著力培養具備良好數智能力的高素質國家安全人才。
三是完善科技賦能國家安全的制度環境。應研究出臺專門的科技安全法律法規,完善優化科技賦能國家安全的法律環境,嚴格國家科技安全執法;構建完善的國家科技安全體系,強化國家科技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增強科技賦能國家安全的體系化能力。
作者:傅晉華(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