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參軍,1948年入黨,參加過濟南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上海戰(zhàn)役、抗美援朝,并多次榮立戰(zhàn)功……在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所屬萊蕪城市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的離退休老同志中,有這樣一位勛章累累的96歲老革命——戴風樓。他謙虛勤懇、艱苦樸素,幾十年革命及工作生涯堅定感黨恩、跟黨走;他以身作則、家風清正,紅色基因在家庭中、在工作崗位上代代傳承。
戴風樓同志生于1926年,1946年參軍,194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濟南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上海戰(zhàn)役,并在濰縣戰(zhàn)役、濟南戰(zhàn)役、淮海戰(zhàn)役中分別榮立三等功,抗美援朝期間,從江蘇淮安帶兵經汽車運輸一直送入朝鮮境內,并駐扎半年。隨后轉入江蘇某部隊,期間榮立三等功。
1971年轉業(yè)至萊蕪縣建筑公司(萊蕪城發(fā)集團所屬萊蕪建設集團前身)任工會主席兼保衛(wèi)科長,1992年離休。戴風樓同志被先后授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紀念章、“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采訪過程中,已是96歲高齡的戴老對許多事情已經記憶模糊,但對革命生涯的起點依然記憶猶新,“我是老百姓的孩子,年輕時當了兵,那時候啥也不懂,沒有文化,多虧了黨把我培養(yǎng)了起來,掃了盲、入了黨,我感恩共產黨,一輩子跟黨走”,戴老說道。對于多年榮獲積累下來的勛章,戴老依然是如數(shù)家珍、視為至寶,“我們家是革命家庭,這些勛章不僅是我一個人的紀念,更是祖祖輩輩的紀念,是我們家的‘傳家寶’,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戴老說道。
二女兒戴金芬(左),大女兒戴金霞(右)
“雖然父親有這么多勛章榮譽,但是我們兄弟姐妹以前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打過仗,但不知道他打過哪些仗,更不知道立過哪些功,直到前幾年單位領導來給他頒發(f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時,他拿出來給大家看時,我們才第一次見到這么多”,戴老的二女兒戴金芬說:“他以前常對我們說,相比他已經犧牲的那些戰(zhàn)友,他已經很知足很幸福了,他很少跟我們講當年部隊里的事,更沒說過這些榮譽,他覺得這些榮譽是他們共同的榮譽,這可能就是他多年來一直低調的原因吧。”
戴老大女兒戴金霞說:“父親是個少言寡語、謙虛勤懇的人,知道他有這么多榮譽后,我們也替他驕傲,但他之前從來都沒對我們提起過,只是從小到大反復跟我們說別忘本、跟黨走、好好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少言寡語的戴老通過工作生活中的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深深影響著每一個家庭成員。
“1971年跟隨父親轉業(yè)到地方之后,我們兄妹幾個在老家上學,父親在單位上班,每周回家一次,那時候農村條件還比較艱苦,我們邊上學邊干農活,和之前的隨軍生活比起來,一下子落差不小,父親就跟我們說,這點苦不算什么,比我當年他打仗的時候已經好很多了”,戴金芬說:“父親一直保持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一直到現(xiàn)在,雖然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他的衣服只要能穿就一直穿著,不讓我們給他買新衣服,一買就生氣。”
“別忘本、聽黨話、跟黨走、好好干,這些話是我們從小到大聽父親說得最多的”,戴金霞說:“父親總說讓我們好好干,不要給他丟臉,實際上我們都知道,他的意思是不要讓我們給黨丟臉,給他壓箱底的那些‘傳家寶’丟臉,在父親的影響下,我們整個大家庭近30口人,都尊老愛幼、為人正派、工作積極,有一個很好的家風。”
從青年到晚年,戴老一直保持著兩個愛好和習慣,一是堅持體育鍛煉,二是堅持讀書學習。“父親在部隊時是通信兵,鍛煉出了好腳力和好身體,一直到前幾年,還每天堅持出去散步鍛煉,這些年腰椎不太好,就停了,他轉業(yè)到地方后,經常步行往返于萊蕪和泰安之間”,戴金霞說:“再就是堅持讀書學習,父親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一直關心時事,每天都看報紙看新聞,我們家的電視永遠只放新聞頻道,孩子們想看動畫片,我們都讓他們用平板電腦或手機看,不過在父親的影響下,孩子們對時事新聞也有一種親近感。”
戴老的孫子戴越,算是整個家庭中最早見到戴老勛章的人。
“我記得小時候,爺爺會在電視上播放戰(zhàn)爭影視片時,偶爾說起他也打過那些仗,我那時不懂事,就老說他在吹牛,到高中時,我在爺爺家住過一個月,他把所有勛章拿出來讓我看,我當時都震驚了,尤其是渡江戰(zhàn)役那枚勛章,我只有在歷史試卷上見過,沒想到爺爺就有”,戴越說:“當時我瞬間對爺爺充滿了敬佩,自己也很自豪驕傲,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時應該是爺爺覺得我長大了,以此激勵我。”
在戴越的印象中,爺爺給他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看報紙、每天看《新聞聯(lián)播》,而且無時無刻不在督促后代,要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如今戴越已經在山東大學完成了四年本科學業(yè),并順利成為山大的碩士研究生,也成為了一名入黨積極分子。
“老黨員老革命人身上艱苦奮斗、愛黨愛國的紅色精神永不過時,永遠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和傳承”,戴越說道。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戴風樓同志的累累勛章是家庭的‘傳家寶’,而戴風樓同志身上體現(xiàn)出的艱苦奮斗、頑強拼搏、不怕犧牲的愛國主義精神,心系群眾的為民情懷、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則是我們集團甚至整個社會的精神法寶”,萊蕪城發(fā)集團副總經理高顯良說道。
萊蕪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房緒彪曾和戴老共事過兩年,并且同在一個辦公室。“我是1990年從部隊復員后到萊建工作的,和戴老辦公桌對桌,那時候戴老雖然年紀已經比較大了,但仍然有軍人身上那種雷厲風行、言行一致,不完成工作任務決不罷休的作風,他工作嚴格認真、關心同志,在原則面前從來不打折扣”,房緒彪說:“最讓我印象深刻和佩服的是,戴老雖然年事已高,即使在寒冬酷暑,也堅持到工地一線檢查工作、慰問工人,只要跟戴老打過交道的同事,沒有不認可的。”
戴風樓同志在萊建工作期間,始終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曾多次被集團評為“優(yōu)秀員工”,被萊建黨委評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同時發(fā)揮余熱,充分發(fā)揮老黨員的政治優(yōu)勢、經驗優(yōu)勢,在黨員大會上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集團發(fā)展出謀劃策。同時,戴風樓同志工會工作井井有條。利用業(yè)余時間與職工打成一片,不管職工在工作和生活遇到的大小事,他總會想辦法為職工排憂解難。
“我們要傳承好、發(fā)揚好戴風樓同志的紅色精神,特別是年輕的黨員干部,要堅定不移做到不忘初心使命、敢于奉獻、艱苦樸素、擔當作為,把矢志奮斗、甘于奉獻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為強省會建設、集團改革發(fā)展貢獻力量”,萊蕪城發(fā)集團副總經理高顯良說道。
“在與戴老的多次走訪溝通過程中,我們不僅了解了戴老的英雄事跡,更是對他身上表現(xiàn)出的奉獻精神和樂觀精神所折服和感動,我們要大力弘揚這種革命優(yōu)良傳統(tǒng),讓紅色基因和紅色精神代代傳承、永不褪色”,萊蕪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袁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