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9-01-01 06:54:50 來源: 舜網-濟南日報
本報2018年12月31日訊 今天是元旦假期第二天,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忠林調研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提升工作。他強調,濟南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要切實加大保護力度,高標準做好整治提升工程,傳承歷史文脈、凸顯泉城特色、講好濟南故事。
今天是芙蓉街道路整治提升工程后重新開街的第一天。王忠林來到芙蓉街實地察看,詳細了解道路整治情況,聽取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提升工作匯報。芙蓉街改造提升工程自11月8日起封閉施工,主要對地下水電管網、道路路面等市政配套設施進行了改造升級。同步實施府學文廟南廣場保護性修繕工程,對施工期間發現的梯云溪遺址、泉水暗渠等進行最大限度地保護和修復,提升了這一區域的古城風韻。王忠林進入芙蓉街后一邊走一邊仔細察看,不時就有關具體問題進行詢問,要求按照精細化標準繼續做好整治提升工作。在泉城老照片、老地圖以及十里清泉旅游圖前,王忠林駐足觀看良久,了解古街巷歷史、泉水歷史、文物古跡保護等情況。在看到古泉道、泉水舊址得以保護和修復后,王忠林對此給予肯定,要求繼續做好保護工作。他強調,芙蓉街等歷史街區是展現泉城特色文化的重要區域。整治提升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做到修舊如舊,尊重歷史保持古色古香,保護好原有文脈肌理,展現文化底蘊特色,創新泉水表現手法,整治私搭亂建,精心細心施工,努力營造濃厚的泉城歷史文化氛圍。
隨后,王忠林來到府學文廟,察看保護性修繕工作進展情況。府學文廟北臨大明湖、南接芙蓉街老巷,建筑群坐北朝南、布局嚴整,是我國現存的一座重要的府級文廟,也是我市重要歷史文化遺存,主體建筑大成殿是市域范圍內最大的單體古建筑。如今,煥發新生機的府學文廟逐漸成為我市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青少年課外實踐教學的重要基地。王忠林仔細察看了府學文廟古建筑保護、歷史文化傳承、對公眾開放等情況。他說,濟南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要深入挖掘資源、講好濟南故事,將優秀歷史文化傳播開來、傳承下去。要加強規劃引領,依托現有資源,在泉水特色風貌帶打造精品泉水游覽路線,給廣大市民、游客帶來絕佳的泉水游體驗。
最后,王忠林來到明府城百花洲非遺工作站,聽取非遺項目引進、開展非遺與傳統工藝研學工作情況匯報。該工作站是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掛牌成立的第一家建設在城市中心的傳統工藝工作站。工作站圍繞“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的定位主線,規劃設計了“濟南院子”“濟南城市客廳”“濟南舞臺”等具有濟南傳統地域文化特色的示范空間。王忠林看望了旅游啄木鳥志愿者,參觀了非遺工作站,了解了工作站運轉情況,要求進一步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力度,為優秀傳統文化保護作出更大貢獻。
市委常委、秘書長蔣曉光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