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07-25 06:58:29 來源:
7月24日召開的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四減四增”三年行動動員大會,印發了濟南市加強污染源頭控制推進“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見稿、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攻堅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見稿等材料。按照計劃,到2020年,我市產業、能源、交通運輸和農業投入結構持續優化,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低碳、循環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初見雛形。
東部老工業區今年擬再搬遷關停10家工業企業
目前,我市污染排放總量仍較大,源頭上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產業布局不合理、農業投入結構較粗放的問題仍客觀存在。
下一步,我市擬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農業投入結構等方面發力進行調整。其中,將推進淘汰落后產能,擬以鋼鐵、水泥等行業為重點,通過完善綜合標準體系,嚴格常態化執法和強制性標準實施,依法依規關停退出一批能耗、環保、安全、技術達不到標準和生產不合格產品或淘汰類產能。嚴厲打擊違法生產和銷售“地條鋼”行為,依法全面拆除生產建筑用鋼(含鋼坯、銅錠)的工頻爐、中頻爐等裝備。
我市將推進東部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在前期搬遷關停56家企業的基礎上,2018年擬再搬遷關停10家工業企業,累計搬遷關停企業達66家。擬著力依法清理違法違規產能,堅決關停用地、工商營業執照等行政許可手續不全并難以通過改造達標的企業,限期治理可以達標改造的企業,逾期依法一律關停。此外,擬持續實施重點高排放行業工業企業季節性生產調控,錯峰生產調控實施時間為采暖季,其中,水泥粉磨站錯峰生產調控實施時間擬為2018年至2020年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1月15日。
已明確的退城企業逾期不退城一律停產
我市將努力增加新的增長動能。按照計劃,到2020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提高到46%,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產業金融、現代物流、醫療康養、文化旅游、科技服務等十大產業全部具備千億級產業發展能力。
同時,我市擬加快傳統行業綠色動能改造。其中,加快推動化工企業進入園區集聚發展,擬將所有新建、改建、擴建化工類項目的核準或備案權限上收到市級投資主管部門,嚴禁搬遷改造企業在原址新建、擴建危險化學品項目。
我市將加快城市建成區、重點流域重污染企業和危險化學品企業搬遷改造。2018年底前,制定專項計劃并向社會公開;已明確的退城企業,明確時間表,逾期不退城的一律停產。東部老工業區以濟鋼產能調整為契機,加快推進濟鋼“四新”產業園、文化產業園、現代物流園、“創新谷”孵化基地等轉型發展項目。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將建設現代綠色智慧新城。
此外,我市將調整能源結構,除城市集中供熱鍋爐和電廠鍋爐外,已建成的采用高污染燃料的設施和項目,限期淘汰或進行清潔能源改造。
鐵路“兩主一輔”客站格局調為“三主兩輔”
調整運輸結構,我市將減少大宗物料公路運輸量。擬到2020年,對運輸距離在400公里以上的、計劃性較強的,煤炭、石油等大宗貨物基本轉為鐵路運輸。著力控制柴油貨車污染,自2018年起,用2年時間采取資金補貼、鼓勵報廢、區域禁行、強制注銷等疏堵結合措施,促使全市3.4萬輛左右老舊柴油車報廢更新。
我市將優化重型柴油貨車運輸路線。其中,針對二環西路柴油貨車通行流量大情況,研究制定限制柴油貨車通行及交通分流的政策措施,優化通行線路,合理分流。重污染天氣期間,高排放、老舊柴油貨車原則上禁止上路行駛。
此外,我市計劃增加鐵路運輸量,大力提升鐵路貨運能力,構建“米”字型布局的快速鐵路網絡;將“兩主一輔”的客站格局調整為“三主兩輔”,即濟南站、濟南西站、新濟南東站為主要客運站,大明湖站、東沙王莊站為輔助客運站。
在調整農業投入結構中,我市將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禁止在作物上使用高毒農藥,做好高毒農藥替代工作;加快建立農膜利用和回收處理體系建設,到2020年實現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
2020年城區域內清潔取暖面積比重力爭達到100%
根據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攻堅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見稿,到2020年,我市力爭環境空氣質量比2015年改善35%,城市PM2.5年均濃度達到53微克/立方米左右,臭氧逐年上升趨勢得到明顯遏制,控制在16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氣質量優良率不低于6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比2015年下降15%以上;空氣質量各項指標滿足國家和山東省要求。
我市將著力推動清潔取暖發展。到2020年,全市城區域內清潔取暖面積比重力爭達到100%。其中,城區通過淘汰中小型燃煤鍋爐及大型鍋爐超低排放改造、長距離工業余熱供暖、區域能源互聯網、煤改電、煤改氣、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等實現100%清潔取暖;農村地區通過就近并入集中供熱管網、建設分布式新能源取暖工程、加強既有房屋保溫改造等實現供暖清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