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视频网,欧美**ideos高清精品,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專題專欄

【身邊的勞模·城建人的一天】陳德國:果蔬如子女,用情用心務農事

發布日期:2018-05-14 14:57:05     來源:濟南城市建設集團


  陳德國,現任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所屬濟南西城高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首席農業技師。2000年,帶頭建起商河縣玉皇廟鎮第一批高溫大棚。2011年,在濟南市菜椒評比大賽獲得菜椒王特等獎。2014年7月進入高科公司工作,歷任技術員、園區副主任,生產部技術總監。2017年獲得濟南市勞動模范稱號,2018年獲得山東省勞動模范稱號。

  6:30當許多人的鬧鐘才剛剛響起時,陳德國已經穿梭在高科農業園鳥語花香的清晨中了。“這里早上聽得到鳥叫聲,滿眼都是花紅柳綠,早上在這走一走,感覺一天都神清氣爽”,陳德國說道。5:30起床,6:30到園子里,陳德國幾乎每天都是公司到崗最早的人。
  7:30當我們到達陳德國所在的大棚區時,他已經工作了一個小時。“像這種老葉、黃葉要抓緊摘掉了,到了一定年限就只吃飯不干活,影響光合作用。”在蕓豆種植棚,陳德國正在電話指導著種植戶。
  “公司現在一共有20多個果蔬大棚,每天都要走一遍看看心里才踏實,遇到病蟲害必須及時防治,種植戶不恰當的操作要及時糾正”,西城高科與種植戶采取合作承包模式,作為公司首席農業技師,陳德國目前負責全園果蔬的栽培技術,并對種植戶的種植過程進行質量把關,把種植戶的大棚挨個轉一圈,是他每天的第一項工作。
  在絲瓜棚,陳德國邊檢查著絲瓜生長情況邊解釋說“這個棚的種植戶貪多,總想著一個藤上結好幾個瓜,但實際上果多不等于產量高,有時候一個藤上好幾個果反而營養供不上了。”對于各類蔬菜種植,經過18年的不斷實踐學習,陳德國逐漸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種植經”。
  “打藥一定要按時打按量打,提前打了沒效果,拖后了就容易產生殘留,”陳德國仔細指導著黃瓜種植戶。
  作為濟南市農業龍頭企業和省級重點農業生態園,高科農業一直致力于研發推廣無公害農產品栽培技術。陳德國絕不允許違禁農藥在園里出現,“在做好農業記錄的基礎上,必須每天現場實地察看,才能真正杜絕違禁藥品”,陳德國說道。
  彩椒是陳德國最擅長種植的蔬菜品種之一。“彩椒的種植在書本上沒有固定標準,就像炒菜火候一樣,枝葉不修剪不行容易營養失調,修剪的太過也不行,還有風口上對溫度的調控同樣重要,太陽出來時風口拉開5公分,隨著溫度的上升要加大風口,溫度下降了要及時縮小風口,就像伺候孩子一樣,怕它感冒了”,陳德國生動地解釋道。
  9:15在園區西瓜種植上,陳德國沒有照搬仁風西瓜的“彩繩法”,而是自創“標簽作法”,即根據授粉時間與成熟期給西瓜藤掛上不同號碼的牌子,根據生長周期判斷是否成熟。
  在西瓜棚的一角,陳德國選取了西紅柿、彩椒、辣椒、秋葵、茄子等結果期均在3個月左右且無限生長的品種,在西瓜棚模擬陽臺生長環境進行試驗,培育觀察在時令季節蔬菜的生產情況與效果,為下一步公司推出陽臺盆栽做準備。
  陳德國一直以園區的西紅柿品種為榮,“西紅柿棚里引進的都是好品種,而且不同于市場上的激素授粉,我們專門買了蜂箱進行蜜蜂授粉,這樣種出來的西紅柿不論是營養還是口感,大大超過激素授粉,來采摘的市民嘗了后都贊不絕口,我看著也開心。”
  “人與人之間交流靠感情,種菜也是一樣的,你對它好它才會對你好,這是來不得半點弄虛作假的,種菜就跟養孩子一個道理,用盡心血去培養,它才能茁壯成長,它長得好了我就開心,它長砸了我是真的心疼”,有兩個女兒的陳德國,常常把蔬菜瓜果比作自己的“三女兒”。
  在哈密瓜種植棚里,陳德國已經電話安排好了本周六的采摘活動。現在正值采摘黃金季,前來植樹踏青、大棚蔬菜瓜果采摘、園區觀光的團隊絡繹不絕。
  10:10陳德國的電話又響了起來。“現在正值部分蔬菜換季生長階段,容易出一些疑難雜癥,附近一家農業公司的同行最近一直約我過去,讓我幫忙看看”,掛了電話,我們驅車前往。

  “在我們公司,下一步也想采取這種套種的模式,就像你們這里的豆角和西蘭花套種,通風好了產量才高。”在幫忙解決問題的同時,陳德國也不忘學習先進經驗。
  11:30從都市農莊返回的路上,已經到飯點了,陳德國心里惦記的卻是蔬菜瓜果們的“吃飯問題”,他先去農資店買了藥和肥料,想著給蔬菜祛祛病,補充點營養。
  14:00去往連棟溫室的路上,陳德國碰到了園林區的一位同事,向他反映了部分苗木的病蟲害問題,陳德國隨即與同事實地察看了病蟲害情況,制定了應對方案。防患于未然,哪怕碰到一點小問題也不大意拖延,這是陳德國的一貫作風。
  在連棟溫室里,陳德國察看前期做育苗試驗的情況。“草莓在這里第一年的種植效果就很好,原因在于前期我們吸取教訓,在這些塑料管子下面打孔處理,管內放著陶粒和紗窗,給原有設備增加了透氣性。”陳德國解釋道。
  15:00陳德國前往黃瓜棚與西紅柿棚給種植戶送中午買的藥物和肥料。“買的都是進口特效藥,質量是一個公司的名譽問題,大家一定抓好了別掉以輕心。”陳德國說道。
  陳德國聯系了其他種植哈密瓜的技術員,一同前往園區哈密瓜棚進行交流學習。在園區,這種種植戶之間的交流學習幾乎每天都存在,陳德國也樂于當個牽線人,園區發展好了種植戶有效益才是最終目標。
  16:10陳德國要去看看他的另一群“小朋友”了。除了種植區,目前園區內的養殖區也歸陳德國管理,這部分主要肩負著休閑觀光與科普教育的功能。
  “這邊靠著濟西濕地,生態環境這幾年越來越好,除了天鵝湖里我們自己養的天鵝,還會不時飛來各種水鳥,有時候累了,看看它們心情就會好很多”,陳德國說道。
  16:40趕往配菜室的路上,陳德國指著路邊一棵柳樹說:“這棵柳樹在我剛入職的時候還是棵小樹苗,三年時間,平時不會去注意它,但抬頭一看,猛地就發現它已經變成參天大樹了。”
  17:10夕陽拉長了陳德國的身影,此時,陳德國的微信運動步數已經到了兩萬多步,這是他的日常“低消”,“現在我只負責生產部的事了,以前同時分管著配菜銷售時,忙起來能走三四萬步,工作時間也多幾個小時”。馬上就到下班的時間,然而他一天的工作仍未結束,他準備再去趟農資店把藥趕緊買回來,用陳德國的話說,“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明天,將又是忙碌的一天。

編輯: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