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一則槐蔭區吳家堡片區拆遷安置補償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一個4口之家,房屋征收貨幣補償加上各種簽約搬遷獎勵費,安置補償費總額近514萬元。按照規劃,吳家堡片區近期進行征收拆遷的村子,將來會成為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的一部分。
在近幾年濟南大力推進棚改舊改過程中,類似被征收拆遷群眾“一夜暴富”的例子屢屢驚爆市民的眼球,吳家堡片區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在這背后,是濟南棚改舊改(征收拆遷)堅持算大賬、算發展賬、算民生賬,最大限度地讓利于民,“不讓被征收拆遷群眾為城市建設發展作了貢獻卻吃了虧”。
棚改舊改涉及千家萬戶切身利益,事關困難群眾居住條件的改善。如何順利破解征收拆遷這個“天下第一難”,一方面圓群眾的安居夢,另一方面為“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優化發展空間?
“我們堅持以‘和諧有序為中心’,堅持‘不與民爭利、陽光征收、用群眾工作方法’的原則,堅持政策為民,堅持陽光操作,堅持法治思維,堅持政府兜底,讓困難群眾真正從棚改舊改中得實惠。”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市城市更新局)局長徐春華告訴記者。
據介紹,為確保拆遷群眾能接受、得實惠,我市按照同地段新建商品房價格進行補償,讓群眾自主選擇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統一評估,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對國有土地上達不到最低套型面積標準的房屋,按照46平方米進行貨幣補償或安置一套最低套型面積的房屋。
對選擇貨幣化安置補償的,允許各項目責任主體以被征收房屋價值15%-20%的幅度設立貨幣化安置獎勵資金,并創新設立整單元獎、整樓獎、整村清零獎等,鼓勵群眾早簽快搬。
同時,實行困難群體特殊扶持政策,將安置補償、就業、入學、低保、廉租房、殘疾人救助、醫療救助、慈善救助等一攬子政策集中起來,統籌解決被征收拆遷群眾的實際困難,化解征收拆遷安置中的棘手問題。
及時出臺政策,調整房屋征收搬遷費、臨時安置費發放標準,減輕被征收拆遷群眾過渡期經濟負擔,進一步維護被征收拆遷群眾的切身利益。
針對一些棚改項目微利、薄利甚至虧損,市場化改造難以平衡的實際情況,實行政府兜底政策,由政府出資實施,決不擱置項目、影響發展大局。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出臺政策大力推行“陽光征收、和諧拆遷”,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把群眾關心的征收拆遷政策、內容、程序、標準、安置房源等信息全面公開,做到“一個政策講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一把算盤算到底、一個標準管到底”;堅持推進“法治六進”,引導群眾遇事找法,把矛盾化解在源頭,實現棚改舊改(征收拆遷)“源頭有法、過程依法、結果靠法”;創新信息化方式推進征收拆遷工作,全面推行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網上簽約,簽約效率較以往人工紙質簽約提升7倍,為棚改舊改(征收拆遷)工作提速。
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的實施和創新性舉措的推行,為濟南棚改舊改不斷贏得加速度。統計顯示,今年截至目前,我市已拆遷72667戶1866.16萬平方米,開工棚改安置房68850套,位居全省前列。